钢结构能否架起寻常百姓家

发布日期:2024-08-16 12:58:17 浏览次数:

  钢结构行业是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是消耗钢材的主要产业之一。然而,“十二五”期间,我国钢结构用钢量占钢产量的比例徘徊在5%~6%。在量大面广的住宅建筑和中小跨度桥梁中,钢结构所占比例更是不到1%,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问题出在哪里?近日,建设领域21名院士以及数十位企业家、专家学者和政府主管齐聚“2016中国钢结构发展高峰论坛”,为我国钢结构发展出谋划策。

  相较于传统混凝土建筑,钢结构建筑似乎“高冷”了许多,多见于超高层建筑、大跨复杂建筑、大跨桥梁等,如上海中心大厦、国家体育场、水立方、苏通长江大桥等。

  “尽管我国成功建设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钢结构标志性工程,但钢结构的发展仍然十分滞后。”中国钢结构协会会长、中冶建研院院长岳清瑞坦言。

  “首先是技术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绪红表示,在设计上用钢构件简单代替钢筋混凝土构件,钢结构优势不能发挥;同时,防渗问题、热桥问题、三板问题、钢结构防腐问题、维护结构及其连接耐久性问题等制约瓶颈没有被突破。

  谈到钢结构的技术瓶颈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聂建国直言,现状是科研滞后于工程发展需求。

  “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与钢结构相关的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863”计划项目课题共有18个,但属于钢结构领域的重大项目仅有2个。

  “相当一部分科研应对工程立项,但成果并未被应用。而且,科研成果不够系统,不便于应用。”聂建国说。

  在周绪红看来,钢结构是建筑工业化和绿色建造技术的必然选择,也是化解我国钢铁产能过剩的有效途径。

  “业主积极性不高,长期灌输的是钢结构耐久性不如混凝土结构,担心防火、维护等问题;设计单位积极性不高,因为钢结构设计可能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图纸工作量相对较大,而考核他们的是设计费、产值和效益;施工单位积极性不高,因为一旦牵涉钢结构,就要分包出去,影响企业效益;钢结构企业积极性也不高,由于承接的是分包,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聂建国说。

  纵观英国和日本等钢结构应用较多的国家和地区,钢铁生产企业的强势推动起了极大作用。而我国则缺乏像英钢联、新日铁等重视应用研究和工程推广的组织,甚至很少与建筑行业进行交流沟通。

  周绪红介绍,目前重庆开始试点成立由钢厂牵头,建筑、房地产、建材企业参与的龙头企业或产业联盟,开展钢结构建筑试点推广,这将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为此,专家们呼吁,在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初创期和成长期,政府应进行推动,统筹优化全产业链,解决发展瓶颈问题,使得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发展尽快进入成熟期。

  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钢材产量的快速增加,我国就开始大力推广使用钢结构。而去年年底在国家层面再次提出,同样是为了化解目前我国钢材产能过剩的困局。

  不过,在住房城乡建设部总工程师陈宜明看来,所有的供给端最后的接口都是用户端。

  他认为,无论是解决产业链各方的利益冲突,还是技术突破、管理理念改善等钢结构面临的诸多问题,最终的落脚点都是终端用户,要让钢结构的优点和消费者的需求充分统一,才能实现市场的大力推广。

  某钢结构企业老总对此深有体会:“过去是搞建筑钢结构,现在是搞钢结构建筑。因为只有通过建筑体系建造的产品,才能最终获得客户的认可。”

  “只有用户掌握了优越性,才能在市场上形成有效需求,才能很好地拉动消费。”陈宜明说,“比如钢结构建筑的墙更薄,所以能多得一些使用面积,这就是很大的吸引力。”

  除了试点示范,提高产业化水平也是目前推广钢结构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钢结构建筑放到商品房开发的序列里能否得到广泛认可,成为企业最大的担心。

  对此,陈宜明表示,对钢结构的推广要明确方向,把新技术的优点和老百姓的消费需求很好地统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