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人民大会堂建成后举行了第一次国宴天花板上却藏了50人

发布日期:2024-09-21 12:26:26 浏览次数:

  声 明 : 本 文 内 容 均 引 用 权 威 资 料 结 合 个 人 观 点 进 行 撰 写 , 文 末 已 标 注 文 献 来 源 及 截 图 , 请 知 悉 。

  1959年9月30日晚,人民大会堂刚竣工不到一个月,便在这里举行了建国10周年的国宴,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与宴会厅热闹气氛不一样,在其天花板上,竟藏着50名紧张兮兮的黑衣人。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人民大会堂的天花板上,为何会藏了足足50人,他们究竟要做什么?

  时间回溯到1958年8月份,中央在北戴河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决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要在北京建一座万人大会堂,在即将到来的建国10周年纪念日上亮相。

  建筑设计的方案,交给了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副院长沈勃来完成,当时他们在五天的时间里,以超高效率设计出了第一个稿件方案。

  又接连做了几次修改,最终经过毛主席、周总理的审查,确定了在前,建设足足占地13.73公顷的方案。

  而且建筑面积比故宫的全部有效面积,都要大一些的,但同时也因为这过大的面积,带来了一些必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过高过大的空间,会让身处在大会堂的人感到很渺小。

  试想一下,毛主席在主席台上讲话,坐在后边的人都听不见,这可怎么办?所以设计师们需要解决这个难题。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最终为设计师提供灵感的,竟是周总理,当时,眼见设计方案在此处被绊住了,周总理灵光一闪,便创造性提出了“水天一色”的理念,这也是从诗歌中领悟出来的。

  具体说来,就是可以在大会堂的顶棚和墙面的交界处,做成圆角形状,就像是“秋水共长天一色”般。这个设计会让人在距离上,不感到那么空那么大。

  而针对声音传播的问题,后来设计师们提出来,可以将大会堂的顶部,给设计成是穹顶的样子,然后在穹顶制作几百万个小孔,这个小孔就是用来收纳声音的。

  当发出的声音经收集再传递出来,就会达到不一样的混响效果,更重要的是,这些小孔因为灯光设计,就像是漫天星辰一般,格外耀眼夺目。

  等所有的问题解决后,便进入到了繁忙的施工过程,当时时间紧张到,工人们都是三班倒,生怕赶不及在10周年前完工。

  1959年9月9日,在工程即将完成时,毛主席亲自来到了工地进行视察工作,连连称赞,这简直是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三万工人竟在短短不到10个月的时间,就能建造出如此宏伟壮大的人民大会堂,毛主席对所有参与建设的工作者,都发出了赞叹。

  建成之后,直到9月24日,人民大会堂正式交付使用,与此同时一项重任,交到了郑连福的身上,那就是准备7天之后的国宴。

  1959年,人民大会堂建成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举行了第一次国宴,可很多人不知道,那天天花板上藏了50名黑衣人?

  郑连福又是谁呢?原来,早在新中国的第一次国宴上,郑连福就已经是当时宴会设计的总负责人,从17岁开始,就一直在北京饭店当学徒打工的他,不仅跟各种外国人打交道熟门熟路,也在宴会设计方面,有着极强的专业能力。

  所以郑连福又再次接到了“国宴总管”的职位,不同于之前的游刃有余,这次郑连福感到压力巨大,首先在时间点的安排上,就太过于紧凑了。

  他在距离不到一周的时间,接到这个任命,要知道是时间是非常紧张的,他要对二楼的整个宴会厅做布置安排工作,还要安排人员物料的各项准备工作。

  郑连福被通知,当天参加招待会的有4647人,怎么在7000平方米的宴会厅里,安排数千人的座位呢?

  中国的传统宴会都是以圆桌为主的,而圆桌每桌的占地面积则是在15平方米,要将4000多人进行安排的话,郑连福粗略算了一下,大概得有460多张圆桌。

  可这就是问题所在,郑连福的计算方式,是排除了其他物品不占据位置的情况,但要知道宴会厅的布置里还有主席台,单单是主席台前就要布置9桌或是11桌,这是传统习惯。

  更别说还有主宾席,以及为了宴会的格调,得在楼上的东、西、北的三个走廊处,都安排乐队。

  不管是军乐队、管弦乐队、民间乐队等,都是需要郑连福尽早安排的,而且为了服务性、安全性,每张桌子之间还要留有过道才可以。

  反正,郑连福浮现在眼前的种种问题,都是需要他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到最好的设计安排,一旦出现纰漏,他可是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的。

  好在有着多年的经验,纵使时间紧迫,郑连福也在极短的时间里,做出了相应的妥善安排,首先是对宴会上的圆桌,进行了10个区的划分。

  然后按照合适的分布,足足放置了472张桌子,还有几张空桌以备不时之需。但郑连福此时还不能放下心来,因为这只是解决会场的布置安排,关于宴会的“主要角色”菜肴,该如何从其装盘上桌到摆放等等,这中间的每一处小细节,都不容郑连福掉以轻心。

  最关键的还有一件事,那就是人员的问题上,有将近5000多人来参加宴会,而要参与服务工作的厨师、服务员、招待员等等,该怎么调配,让郑连福想了许久。

  后来他根据自己划区分配桌位的方法,也将1000多名服务员,进行了分区调配,他还想到了一个特别的法子,能够在不使用扩音器的情况下,远距离指挥服务员的行动。

  那就是采用红绿灯的方式,红灯就表示工作的停止,黄灯则代表了大家要准备工作的开始,而绿灯就代表了,服务员们可以在宴会厅内,进行上菜的相关服务工作。

  郑连福也没想到,自己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想到这个办法,果真人的潜力是无穷的。

  更令郑连福感到心惊肉跳的事情,就发生在宴会开始前的7个小时,更恐怖的是,郑连福在事后才知道这件事。

  这件事跟一个人有关,这个人就是参与设计大会堂的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副院长沈勃。

  1959年,人民大会堂建成后举行了第一次国宴,谁知当天宴会厅的天花板上,竟藏了50名黑衣人,而参与国宴设计的负责人却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儿?

  在9月30日的中午,那边郑连福还为宴会厅的相关工作忙得不可开交,这边沈勃却突然接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是由市委办公室打来的。

  在这个节骨眼上给自己打电话,沈勃心想一定是与人民大会堂有关的,于是他紧赶慢赶来到了市委办公室,发现这里不仅有市委书记,还有来自北京市公安局的工作人员。

  这到底是怎么了?就在沈勃一筹莫展之际,他被突然告知“人民大会堂有安全问题?”只一句话,便让沈勃惊得浑身冒起了冷汗。

  10个月的施工建设,怎么会不安全呢?其实当时也是太着急的缘故,并不是人民大会堂不安全,而是即将召开国宴的二楼宴会厅有安全隐患。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北京市公安局的工作人员,负责宴会厅的安全工作,当天在进行安全排查的时候,发现宴会厅的房梁很可能会引发火灾。

  这时沈勃才终于明白“不安全的因素”,原先在建筑施工的时候,人民大会堂的顶棚,也就是宴会厅的房梁,采用的材料全部都是木龙骨,因为是木制结构极易燃,所以容易因顶棚布满电线的缘故而产生火源。

  其实也并不是沈勃当时故意选的木龙骨架,主要是因为它是当时最具“性价比”的,新中国建设初期,采取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根本没有那么多的钢产量,能被拿来用于建设大会堂。

  但谁也没想到,一旦木龙骨架在国宴上出现问题,那对在场的5000多人来说,都是严重的致命威胁,必须得保证国家领导人、外国贵宾以及各界人士的安全。

  而能解决这件事的恐怕只有沈勃了,第一时间,他必须得到现场近距离查看具体情况如何,就在亲身排查的过程中,沈勃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既然有危险发生,若是不能完全解除危险的话,那就再它发生的那一刻,直接掐灭源头。

  具体而言,就是沈勃准备在顶棚的天花板处,安排50名工人藏在这里,拿着灭火的棉被,一旦发现火苗,就在第一时间将其扑灭。

  沈勃的方法算是当时能够选择的最优方案,因为这也涉及到了对人民大会堂的影响,所以此事是对外保密的,只有沈勃几十人知晓。

  1959年9月30日晚,人民大会堂宴会厅里,正在举行着热闹的国宴,毛主席、周总理一众国家领导人都到场,坐在了主席台前,与此同时,还有来自国外的贵宾和各界人士。

  负责国宴设计工作,安排宴会流程的郑连福,就在主席台的东侧,进行着现场的调度工作,他手里的按键,便是控制所有服务人员工作的按钮。

  宴会结束后,郑连福终于圆满完成任务了,心情无比畅快,当从沈勃口中得知,在宴会厅的棚顶上,足足有50名黑衣人时,郑连福更是大喘了一口粗气,好在他不知道这件事,否则会更紧张。

  也很幸运,此次国宴圆满结束,没有出现任何的小插曲。而有此经验后,后来人民大会堂原先的木龙骨结构,就被换成了轻钢龙骨吊顶,

  沈勃得知之后,更是感慨无比,想那天他和50名黑衣人在那里待了几个小时,可真是把心提到了嗓子眼上。

  参考资料:文汇报:不可思议的人民大会堂第一宴,天花板上藏了一支50多人的救火队,服务员上菜看红绿灯中国知网:建筑人民大会堂的一些故事新京报:百年瞬间丨人民大会堂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