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是国家推动的重大部署,是当前我国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之一,钢结构是最适合工业化建造,是装配式建筑主要结构形式之一,与混凝土结构相比,钢结构具有绿色环保、可循环利用、抗震性能好等独特优势,大力推广钢结构对于推动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化解钢铁产能过剩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中冶建研院在钢结构与装配式建筑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并做了诸多有益的探索。
在钢结构领域,中冶建研院基本囊括所有国家级平台资源,主编和参编几乎所有国家标准,在多项技术上具有显著优势,具备全产业链服务能力,钢结构工程应用领域的很多关键技术和产品也都缘于中冶建研院,如我国第一个焊接H生产线及其标准、我国第一批扭剪型高强度螺栓及其专用电动扳手、我国第一个压型钢板和保温夹芯板生产线等,建研院有能力也有信心成为行业领军科研企业。
近年来,中冶建研院依托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钢结构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钢结构协会、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等平台,全力发展钢结构与装配式建筑业务。目前,建研院已经对全院钢结构资源进行整合,涵盖研发、设计、产品、工程、焊接、检测、咨询等各领域,强化协同创新,致力于打造钢结构与装配式建筑领域的主力军。
近年来,中冶建研院会同中国工程院连续召开两届中国钢结构发展高峰论坛,形成院士建议,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在全国两会工作报告和国务院文件中对大力发展钢结构进行了部署;组织召开国际太平洋钢结构大会,这是钢结构领域影响最大、参与范围最广、权威性最高的国际会议;组织召开了“两岸三地钢结构技术新进展技术交流会”,对促进两岸三地钢结构技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钢结构发展奖励金”是针对中国钢结构发展在技术层面上存在的人才奇缺、关键技术突破以及走出去障碍等突出的瓶颈问题,由中国钢结构协会会同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冶建研院、重庆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共同发起成立,重点资助对我国钢结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特别是设计人员、科研人员、高校师生以及钢结构工匠、大师等。奖励金对加快培养钢结构领域各类技术人才,进一步助推中国钢结构行业的科技进步,解决钢结构在我国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应用中的诸多瓶颈问题,都将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
在今年举办的全国装配式建筑工作座谈会上,中冶建研院董事长岳清瑞做了题为《发展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几点思考》的专题报告,详细介绍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及其优势,梳理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创新的发展对策,即借鉴手机安卓系统和共享单车的理念,搭建一个开放共享公共平台,将原本单打独斗式创新,变成全社会参与的开放共享式创新,实现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跨跃式发展,得到的与会专家的高度认可。
未来,中冶建研院将发挥充分国家钢结构研究中心和中国钢结构协会等有利资源优势,编制发展规划,融合内外部资源,集中发力形成拳头优势,要“扶优扶强”整合现有存量资源,做强做优“中冶钢构”,重点开拓超高层、住宅、桥梁、海洋等钢结构装配市场。同时,将围绕雄安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积极筹建钢结构与装配式建筑研究试验基地和产业园,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使钢结构与装配式建筑成为总院又一个战略性特色业务。